防爆型蠕动泵广泛应用于易燃易爆危险场所(如石化、制药、军工等领域),其软管作为直接接触介质的核心部件,需严格按规范更换以确保设备安全性与运行可靠性。以下为详细操作流程及关键控制要点:
一、前期准备阶段
安全防护确认
作业前切断泵体电源并悬挂“禁止合闸”警示牌,消除静电残留(触摸接地金属件)。
穿戴防静电工作服、导电安全鞋及防化手套,作业区域严禁烟火及电子设备。
配备干粉灭火器于现场,明确应急撤离路线。
工况评估与选材
核对原软管材质(丁腈橡胶/氟橡胶/硅橡胶)、内径尺寸及耐压等级,优先选用通过ATEX/IECEx防爆认证的专用软管。
若输送腐蚀性介质,需确认新管抗化学腐蚀性能;高温场景应选用耐高温型管材。
记录旧管失效原因(磨损/老化/溶胀),作为选型优化依据。
工具准备
防爆级六角扳手套装、无火花撬棒、防静电毛刷、异丙醇清洗瓶。
禁用钢制工具敲击泵头,防止机械火花产生。
二、旧软管拆除流程
系统隔离与排空
关闭上下游阀门,启动旁路循环将泵内介质排回储罐,用氮气吹扫管道残余液体。
对于有毒有害介质,需采用双阀组隔离并加装盲板。
泵头解体操作
松开泵壳固定螺栓时采用对角线交替松卸方式,避免局部应力集中。
小心剥离旧软管,使用塑料刮刀清除滚轮槽内结垢物,切勿损伤不锈钢滚轮表面光洁度。
用蘸取异丙醇的无尘布擦拭泵壳内部,禁止使用棉签等易脱落纤维的材料。
风险排查
检查泵头密封圈是否硬化开裂,O型圈出现压缩变形率>15%时应同步更换。
测量泵体接地电阻值<4Ω,确保静电导出通道畅通。
三、新软管安装规范
预装配处理
比对新旧软管长度误差≤2mm,切割新管时采用专用切管器保证断面平整无毛刺。
将新管浸泡在纯化水中超声清洗10分钟,去除模具脱模剂残留。
精准套入定位
将软管沿泵头标识箭头方向平滑套入,确保凸起标记对准滚轮起始位置。
手动转动辊轴3~5圈预磨合,观察软管是否存在扭曲或局部隆起。
扭矩控制紧固
使用防爆扭矩扳手按十字交叉顺序分三次逐步拧紧泵壳螺丝(预紧力矩30%,二次60%,最终达到额定扭矩)。
每颗螺丝最终扭矩偏差不超过±5%,防止过紧导致软管过早疲劳。
四、功能验证与复位
静态检测
目视检查软管与滚轮间隙均匀性,用手指按压各段软管弹性一致。
通电前进行绝缘电阻测试(≥1MΩ),确认线路无短路风险。
动态试机
初次启动设定低速模式(<30rpm),持续运行15分钟监测振动幅度(≤0.1mm/s)。
逐步提升至额定转速,记录进出口压力波动值<±0.05MPa。
防爆性能复核
停机后打开泵盖,用防爆检测仪检查电气接插件防爆间隙达标。
连续72小时空载试验,确认无异常温升及放电现象后方可投料运行。
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流程,可有效保障防爆蠕动泵在危险工况下的稳定运行,降低爆炸事故风险。建议建立预防性维护计划,每500小时强制更换软管,并定期进行防爆性能检测。